作为教师,在教书育人中,具备哪些素质才能吸引学生呢?我以为起码应当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用爱心吸引学生。
爱心——教育成功的桥梁。一个人的思想感情往往是有意无意通过外部流露出来的。在班级活动中,班主任要有意识地通过表情动作来表达自己对学生的爱,达到与学生心灵交流的目的。比如,赞许的点头、会心的微笑、严肃的手势等都可以表达班主任对学生的爱心,使学生有一种被重视感和关怀感。
还有,找学生谈话,与家长联系等也是心灵交流的重要方式。班主任的情感投入一定要面向全体学生,不能对学生有所偏爱,因为任何偏爱都会失去教育的力量。在教师的心目中,那些外表美的、成绩优异的学生很容易获得教师的爱,而那些相貌丑陋的、衣着简朴的、成绩一般的、智力平庸的、顽皮的学生,一般引不起教师的注意。这就需要班主任去发现、去挖掘这些同学的优点,用教师博大的胸怀和高尚的情操关注这些同学。所以,我认为情感教育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没有对学生真正的爱,就不会有真正的教育。
2.用责任心吸引学生。
托尔斯泰说:“一个人若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正是责任心。”责任心是每个人必须具备的基本政治素质和必须遵循的基本职业道德。教师的全部职责,就是要点燃学生生命中理想和希望的火炬,让学生主动地、创造性地调动自身的一切能量和智慧,学会自我教育、自我学习、自我选择和自我发展。教师要有一颗爱心,要有责任心,要有奉献精神,热爱自己的事业,通过不断的学习、探索来完善自己、提高自己。“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一个有责任心的教师会对工作产生强烈的热情,不会觉得工作疲劳和倦怠。抱着一颗责任心去工作,就能把工作做得更细,做得更好,学生也就会被深深地吸引。
3.用情感吸引学生。
教师和学生的情感交流,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他们加倍去努力学习。不失时机地、不同程度地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与他们结成朋友,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就会从喜欢这个老师开始,喜欢这个教师所教的学科,从而愉快地接受教师的教诲,并努力将教诲转化为行动,实现教师的期望。在教学中,教师必须把握课堂教学的实效,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关注学生的情感交流,关注学生的态度和行为表现,要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走进学生,让学生真正动起来,让学生在体验、合作、感悟中有所收获。在教与学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始终伴随着情感交流。教师要善于触动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乐于学习,爱因斯坦说过,教师“要适应求知的要求,培养他们的思考力,使他们带着浓厚的兴趣,兴致勃勃地去探索自然的奥秘”。
4.用幽默吸引学生。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斯维洛夫指出:“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助手是幽默教学。”幽默教学是将幽默运用到课堂教学,使学生在会心的微笑中受到启发,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活动,堪称课堂教学的“润滑剂”。教育幽默既具有一般幽默的特点---机智性和趣味性,又有其独特之处---教育性。教师努力增添课堂的教学魅力,施展自身的幽默才华,做到以学识教导学生,以技巧吸引学生,以涵养影响学生,这样,智慧的光芒就能深深启迪学生的心灵。
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幽默来吸引学生,破解学生注意力分散的难题,巧妙的导入新课。当然幽默教学不是无厘头搞笑,一定要拿捏好分寸,使幽默有效的为教学服务。用好幽默这个课堂教学的“润滑剂”,一定可以让教师备受学生喜欢,一定让课堂充满欢乐并高效。
5.用知识魅力吸引学生。
首先,教师是知识的重要传播者和创造者。教师的魅力不在于人们尊誉的光荣称号,也不在于令学生望而生畏、敬而远之的“威严”,而在于教师对学生所具有的磁石般的吸引力。教师一定要崇尚科学,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不断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真正的以人格魅力感染学生,以渊博的学识征服学生,成为他们心目中真正知识的宝库、智慧的光源、行为的楷模。其次,教学中教师应设法让知识本身吸引学生,这应该成为每一个教师努力的方向。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在课堂上能深入浅出的讲解给学生听,不照本宣科,让学生自己去寻找知识,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明白知识的意义、学习的乐趣,让孩子们真正爱上“知识”。
6.用人格魅力吸引学生。
所谓教师人格,是指教师在其职业劳动过程中形成优良的情感意志、合理的智能结构、稳定的道德意识和个体内在的行为倾向性;所谓教师魅力,是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一种由教师引起的感召力和吸引力。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是高尚人格的化身,教师的人格魅力直接影响学生健康的灵魂和健全的人格的养成。教师的仪表和风度、知识和才华、品格和修养往往成为吸引学生的重要因素。有一句话说得很有哲理:要想把阳光洒向别人,自己心中首先要充满阳光。教师需要努力养成健康的个人品质、广泛的兴趣、坚强的意志、开朗的性格、平和的心态和健康的情绪,这些无疑都成为教师形象魅力形成的关键。教师只有不断地完善自我,增强自己的形象魅力,才能以不可抵御的力量吸引学生,影响学生。
一个人的良好素质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在先天生理基础上,受后天坏境、教育影响,通过自身的认识和社会实践逐步养成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推行素质教育的过程,既是提高学生素质的过程,也是提高教师素质的过程。只要我们在各方面为人师表,我们就一定能够受到学生欢迎、爱戴,成为吸引学生的好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