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光电技术研究所组建于2003年,是长春理工澳门新菊京妖乐城光学工程国家重点学科,光电测控与光信息传输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重点科研基地之一,肩负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双重任务。研究所集中了多个学科的优秀人才组成空间光通信领域的学术骨干队伍,现有专职研究人员43人,平均年龄36岁。
研究所主要研究方向有:空间激光通信理论和总体技术;空间激光通信捕获、对准、跟踪技术;空间激光通信系统激光发射与接收技术;空间激光通信光学系统优化设计技术。研究所现有空间光电技术总体研究室、光学技术研究室、精密仪器研究室、机电技术研究室、伺服控制研究室、光电探测研究室、光电子技术研究室、基础技术研究室、光电系统仿真研究室共九个专业研究室,还有光学、机械装校室和系统联调室,实验室总面积两千八百平方米,重要试验设备和仪器价值约一千六百万元。
1、伺服控制研究室
伺服控制室主要负责国防863项目的APT(光束捕获、瞄准、跟踪)分系统中的总控以及精跟踪单元的研制。本室重点开展自由空间激光通信APT分系统的理论研究、数字仿真、演示验证和样机研制。现有科研人员7名(其中教授、副教授各1名,5名讲师皆为在读博士),是一只年轻、创新和团结的科研梯队。
2、光学技术研究室
现有研究人员9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5人,博士生导师2人。培养研究生26人。主要从事空间光通信光学系统、光学基台以及相关的光学、精密机械结构的基础理论和技术开发研究工作。
3、光电子技术研究室
现有研究人员9人,其中:教授4人、博士生导师3人,在读研究生5人。主要从事空间光通信高速率、大功率激光发射技术,空间光电信息传输技术等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开发研究工作。
4、光电探测研究室
现有研究人员6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1人、讲师2人,助教1人。目前培养在读研究生20余人。
5、机电技术研究室
现有研究人员4人,其中:教授2人、高级工程师1人、助研1人,有10余名研究生参加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精密机械结构设计、机电控制系统设计。
6、基础技术研究室
现有教授2人,副教授2人,讲师4人,助教1人,在读研究生20余人,他们分别来自电信工程学院和光电工程学院。年龄结构合理,学历层次和专业分布优化, 具备较强的研究实力。主要从事空间激光通信系统中的基础技术研究,具体包括:激光通信光端机中的粗跟踪控制系统、 半导体激光的偏振特性及偏振态的调制和解调技术、液晶空间光调制器及其应用技术、新型跟踪探测器及其应用技术等领域 的研究,为高速率、低误码率空间激光通信系统的研制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7、光电系统仿真研究室
研究室现有研究人员5人,其中:教授1人,在读博士3人、助教1人、有10余名研究生参加科研工作。研究室自成立以来先后承担多项国家、部级科研项目。其中:“军用光学系统经济公差程序及应用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中国信息工程-光学镜头数据库”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激光在线检测中的光学方法研究”获中国兵器工业总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兵器光电仿真数据库”获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科技进步三等奖。发表论文100余篇。
相关链接:空间光通信技术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