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空间信息技术国家测绘局重点实验室成立于2007年7月,该实验室以河南省测绘局和河南理工澳门新菊京妖乐城为依托单位。河南理工澳门新菊京妖乐城测绘学院现拥有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该学科是河南省重点学科,河南省测绘局是全国七大数字化测绘基地之一。自2007年度实验室开放基金正式对外开放。
矿山空间信息技术国家测绘局重点实验室主要从事矿山空间信息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该实验室的有三个主要研究方向:矿山开采沉陷监测与采动损害防护技术、矿区空间信息数据获取技术和矿山地理空间框架的建立与应用。现阶段实验室有六个研究室:矿山开采沉陷研究室、航空摄影测量研究室、遥感影像信息处理研究室、矿山信息系统研究室、矿山资源评价研究室、虚拟现实实验室。
实验室主任为郭增长教授,副主任为卢小平副教授。实验室有固定人员23名,其中教授5人,教授级高工2人,副教授8人,高级工程师6人。 实力雄厚的研究队伍,先进的实验条件,良好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为实验室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着实验室建设的不断发展,实验条件的不断完善,矿山空间信息技术国家测绘局重点实验室也将会为我国测绘事业作出应用的贡献。
研究方向
1、矿山开采沉陷监测与采动损害防护技术
通过各种监测手段确定矿山开采的形变场和时空特征,解释矿山开采地表沉陷的机理,对保护矿区生态环境、防治自然灾害、保证矿井的安全生产和地面建筑物的安全使用具有直接的意义,本研究方向拟解决如下关键问题:
(1)差分干涉雷达测量技术(D-InSAR)在矿山开采沉陷监测中的应用研究。本研究方向将在前期研究取得的成果的基础上,重点解决大气对相位延迟的影响,将D-InSAR观测地表沉陷的精度提高到厘米级的精度,使这一技术在矿山开采沉陷监测中得到广泛应用。
(2)重点解决条带开采煤柱稳定性问题、解决复杂地质采矿条件下地表沉陷预计问题,指导矿山建筑物下、铁路下、水体下压煤开采,进一步解放矿产资源,扩大矿产资源储量,促进矿山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矿区空间信息数据获取技术
矿区的空间信息数据具有获取难,变化快的特点。本研究方向将在前期“近地超轻型小数码航空摄影测量关键技术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该技术,拟解决如下关键技术:
(1)小型数码航空摄影测量大比例尺成图GPS辅助空三的作业模式和标准;小型数码航空摄影测量无地面控制或少量地面控制的大比例尺成图技术。为快速的获取矿区地理信息数据提供保障。
(2)重点解决深井井上、下统一测量系统问题,解决深井快速定向、井下大型贯通测量等方面的技术难题。
3、矿山地理空间框架的建立与应用
建立数字矿山、实现矿区资源绿色开发利用被认为是走矿产开发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途径与两大关键, 也是未来若干年内矿业界关注的热点与奋斗目标。构建矿山地理空间框架并加以应用, 以信息化、自动化和智能化带动采矿业的改造与发展, 已成为矿业界的共识。
本方向主要拟解决如下关键问题:
(1)构建矿山地理空间框架,研建矿产资源综合信息库及综合管理公共服务平台。
(2)研制矿山三维虚拟现实地面、井下、矿体、巷道等为一体的计算机模拟系统,为矿山抢险救灾,遥控开采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