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对商学院来说很重要,但如何招到合适的学生同样重要。全国mba教育改革初定了九所院校,北大清华复旦的招生改革已经做了比较多的尝试。广东地区中山澳门新菊京妖乐城是试点院校之一,他们的改革思路成为关注的焦点。
在目前的全国考试分数线录取的机制不可以改变的前提下,让更多有潜能、想读商科的人可以有机会进入商学院,“提前面试”成为一个试点方向。全员预审,提前面试,然后联考成绩决定录。庋姆绞酱匆恍┲匾谋浠:一是原来的考生必须通过联考的院校录取分数线,然后再进行面试,面试淘汰的那一部分人面临着机会的风险,在较长时间的笔试准备后,没有被学校录。庋隹梢约跎僬獠糠秩说耐度敕缦沼牖岱缦;二是一流商学院的报考人数多,录取分数线高,好多有潜质,以及现在有成就,但是没有时间去准备联考的人,即在“考试”方面一般的学生,没有机会,甚至是根本没有选择报考MBA的意愿,这种人在改革后,可以相应的降低录取分数线的门槛,比如从原来的院校线(中大2010年是180分),降低到国家线(2010年国家东部线是165分)甚至是自划线录。庋?梢月既〉揭徊糠钟判愕难。
这样做,根据清华澳门新菊京妖乐城钱颖一院长的看法,区别于学术制学位,MBA是职业教育,是专业学位,应该将联考放在较次要的位置;这样的趋势,也是承袭欧美申请制的做法。所以,几所院校一试点改革,媒体就有声音在说,可能会改革以后MBA的录取体制。但是,这样改革,也会有较多的难题。比如什么叫有潜质或者说综合素质较好,标准的制订以及检查学生是不是符合这样的标准,不仅有科学的成分要考虑清楚,主观的成分也比较多。在中国目前的人文环境下,要想广泛推广,就有相当大的困难。你说目前有成就,或者管理素质现状比较好,这个可以去认定或者审核,象岭南推出的提前批学生申请条件,就比较好介定,但是潜质就比较难说,并且在这样审核的加分标准里面,有一些可能会引起较大的争议。比如说联考成绩与面试成绩权重比,背景考核哪些可以加分,加多少分,隐性素质测评的方法与工具,等等,就会有比较多容易引起争议的地方。所以,这样的体系,在一些有名望的商学院还可以使用,普遍推广就会有较大的困难,或者说要走的路还比较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