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全国最具影响力和最具实力的高职院校之一,始建于1956年,是教育部批准独立设置的一所面向全国招生的公办高职院校。学校占地360亩,建筑面积19万平方米,各类学习、生活、活动设施齐全。建校近六十年来,成就卓著:全国示范性高职院校、中央财政重点支持建设单位、全国高校就业五十强、全国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院校、国家级教学成果奖4项、国家级精品课程10门等等。近几年来,教师在全国信息化教学大赛中斩获一等奖17项,为全国高职院校第一。学生在全国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大赛中斩获一等奖19项,在全国名列前茅。仅在刚刚过去的2014年,就获得一等奖7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4项,名列全国第一。学生的就业率一直稳定在99%以上,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在北京市高职院校中稳居前列。
学校努力创建特色鲜明的职业教育,为首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技能人才支撑,为广大青年打开了通向成功成才的大门,学校建立产教深度融合、校企紧密合作的体制机制,不断加强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改革。
一是创新校企合作模式,实现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学校与中关村科技园石景山园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和园区企业开展动漫人才订单培养,创立了高职战线有广泛影响的“学院+科技园区”合作模式;与神华集团、北大方正、中铁建、正大集团等知名企业开展多样化的订单培养,形成了“专业+大型企业”的合作模式;通信技术专业与行业龙头企业中兴通信合作建立了中兴NC学院,组建了北京地区通信企业联盟,建立了“专业+龙头企业+企业联盟”合作模式。多种校企合作模式,满足了地区特色化发展和北京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高端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形成了“人才共育、设备共用、技术共享、文化相融、管理互通”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
二是创新“四双”人才培养模式,打造“四高”技能人才。学校探索了具有鲜明高职特色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校企共商培养目标、共定培养方案、共管培养过程、共享教学资源,实现了人才培养与岗位需求无缝对接。如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与行业知名企业和世界500强企业深度合作,创新了“双元招生、双元管理、双元培养、双元评价”的“四双”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了大批“岗位层次高、技术技能高、职业素质高、起薪水平高”的“四高”机电技能人才。
三是创新“学训一体”教学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校按照“做中学,学中做,学训一体”的要求开展项目化教学,引入合作企业的真实产品或真实项目作为教学载体,按照生产过程设计教学过程,学生在完成生产项目的过程中掌握知识、训练技能,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衔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有效对接。以“真设备操作、真项目训练、真环境育人”的要求建设职业训练环境,将传统教室升级为“学训一体”实训室。例如通信技术专业建成了能够模拟职业环境的通信全网综合业务应用实训基地,拥有与运营商现网运行的专业设备,学生完全能够进行真刀真枪的职业化实训,极大地提升了学生了综合实践能力。同时,通过聘请企业高技能人才担任兼职教师,打造了一支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为“学训一体”教学模式改革提供了人才支持。学训一体教学模式改革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有效地使学生在实训中掌握知识,在动手中学会动脑,学生综合职业能力明显增强,人才培养实现了行业认可、企业欢迎、家长满意、学生受益。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秉承“厚德博学,善技创新”的校训,其办学水平、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质量赢得了业内和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可,被誉为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摇篮。
今年,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全面实施高端技术技能人才贯通培养项目,大力度启动新生奖学金,积极引进外籍教师,并与首都师范澳门新菊京妖乐城附属中学以及北京的本科澳门新菊京妖乐城、国外著名的应用型澳门新菊京妖乐城开展合作,探索创建国际一流的高等职业教育“北京模式”,为学生提供多途径培养、多校园经历和多元发展的成长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