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管理系建于1984年,是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原民政部管理干部学院)建制最早,历史最悠久的专业系。建系近三十年,秉承学院“立足首都,服务民政,服务基层社会”的办学方针,积极开展各项教学科研工作,为国家输送了一大批高素质的社会服务专业人才。
民政管理系现有“民政管理专业(彩票营销与管理方向)”、“婚庆服务与管理专业”两个专业,这两个专业都是民政管理系经过市场调查和专业论证后在全国高校首设的专业,为学院的专业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目前民政管理系在校学生有600余人,专职教师24人,校外兼职教师27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9人,北京市教学名师1人,博士4人,硕士20人。专业教师具有丰富的理论教学经验、较高的实践教学水平和出色的科研能力,取得了丰硕的教育教学改革和学科研究成果,获得民政政策理论研究成果一等奖、二等奖等多项奖项。民政管理系坚持推行“重专业价值、强实务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专业、专注、仁爱、礼仪”的专业理念,不断深化教育改革、更新教育理念,逐步在教育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实践环节等方面加澳门新菊京妖乐城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比重,保证了教学质量和毕业生质量的逐年提高。
民政管理系在完成学历教育的同时,科学研究及培训工作也硕果累累。承担民政部、学院、中国—欧盟村务管理培训项目等多项研究课题,并且取得了优异成绩。出版的教材主要有《民政行政法》、《民政公共行政概论》、《婚姻登记服务与管理》(获得2011年度北京市精品教材)、《中国彩票工作概论》、《婚姻庆典服务概论》、《婚礼策划实务》、《婚庆服务礼仪》等多部民政业务、彩票、婚庆方面的专业教材。多篇调研报告、理论文章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还承担了许多国家级的科研课题及科研项目,比如:欧盟与民政部的合作项目“村务管理培训项目”、民政部委托课题“民政法制机构建设研究”、“社会管理与社会建设体制创新研究”、“婚姻登记与收养登记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救助法》起草论证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的起草论证工作”、“《北京市殡葬管理条例》的起草论证工作”等,2012年我系教师团队科研课题《老龄法制研究》获得民政论坛二等奖(部级奖励),2013年我系教学团队的科研课题《婚姻登记规范化建设研究》获民政论坛三等奖。
学院对民政管理系的硬件建设极为重视,在教学条件、教学设备等方面的投入逐年加大,现拥有专业模拟实训室9个、正在建设之中的专业实训室3个。院图书馆拥有本系专业及相关专业的书籍10多万册,相关专业期刊数十种。民政管理系与北京市民政局和北京市16个区县民政局、中国社会协会婚庆行业委员会、香港婚礼管理协会、香港婚礼管理学院、北京市和全国各省市40多家婚庆公司以及中国福利彩票发行管理中心、北京德法利集团、互联新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建立了稳固的专业实习基地,完全能够满足学生的专业实习需要,为学生锻炼和施展自己的专业特长提供了理想的场所,也为学生毕业后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民政管理系面向社会培养民政、婚庆、彩票等行业的管理与服务专业人才。学生毕业以后主要就业领域是民政系统、彩票专营公司、婚庆公司等,这些领域人才需求量大,有很广阔的就业和发展空间。
民政管理系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和职业能力,毕业生以其良好的综合素质和较好的竞争能力,得到了用人单位的青睐,本系婚庆服务与管理专业从2010届首届毕业生到目前2013届毕业生为止,就业率达连续四届达到100%。本系学生在自学考试、“专升本”考试、公务员考试、职业技能鉴定、学科竞赛、学生活动等方面,成绩均名列学院前茅,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民政管理专业
专业优势:1984年全国首创。为全国培养了大批的民政干部。专任教师都毕业于国内知名高校,兼职教师由民政系统的领导和经验丰富的教学专家、行业专家组成。经过多年探索,民政管理专业形成了注重学生参与和师生互动的专业教学和实训体系。拥有北京市级精品课程。建立了一批符合专业需要的校外实训基地,开辟了工学研结合的社会服务途径,在高职院校中独树一帜。
培养目标:本专业与行业紧密联系,面向民政管理相关的基层一线岗位,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民政管理专业必备管理诸方面的理论专门知识,具有民政管理实际工作的基本技能和初步能力,立足行业、服务首都、服务社会,胜任民政系统基层岗位和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机构,从事基层管理服务工作的应用型技能人才。本专业目前分一个专业方向:彩票营销与管理方向。
主要课程:民政概论(总论、分论)、管理学基础、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社会调查、社工概论、公共关系学、社会福利概论、秘书学、公文写作计算机基础、电子政务等核心课程。
就业方向:
管理岗:乡、镇民政基层管理服务岗位;街道民政基层管理服务岗位;城市居委会基层管理服务岗位;农村村委会基层管理服务岗位;社区服务中心基层管理服务岗位。
技能岗:彩票销售中心、投注站工作岗位、彩票相关企业技能岗位。
职业证书:人力资源师资格证书、市场营销资格证书、市场营销策划师资格证书。
民政管理专业(彩票营销与管理专业方向)
专业优势:为适应我国彩票行业发展需要而新设的专业,填补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彩票专业人才培养的空白,于2010年首次招生。该专业在专业论证和建设中得到了民政部相关司局和中国福利彩票发行管理中心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目前已形成了注重学生参与和师生互动的专业教学课程和实训课程体系,在校内外均建立了10家符合专业要求和人才培养的实训基地,并与北京德法利集团、北京互联新网公司和高德集团等达成了优先录用本校毕业生就业的“订单式培养就业协议”,开辟了工学研结合的社会服务和就业途径,在高职院校中独树一帜。
2011年与我国彩票专营公司的龙头老大德法利集团共同建立“德法利奖/助学金”制度,由德法利集团提供资金每年奖励和资助优秀学生和贫困学生。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知晓国家有关社会福利事业和彩票管理的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掌握社会福利事业的理论基础和彩票管理知识,具有从事彩票管理、彩票营销、彩票票面和品种设计、彩票设备维护等能力,能运用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处理实际问题的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就业方向:彩票专营公司或兼营公司的彩票网络营销客服、彩票网站推广人员、销售彩票销售员、彩票店面营业员、彩票游戏推介员、彩票设备维护人员等技能岗位。
管理岗位:省市级福利彩票管理中心和体育彩票管理中心的彩票市场管理员基层管理岗位。乡、镇、街道民政基层管理服务岗位;城市居委会、农村村委会基层管理服务岗位;社区服务中心基层管理服务岗位。
主修课程:民政概论、管理学基础、人力资源管理、社工概论、公共关系学、社会福利概论、中国彩票工作概论、彩票发行与销售管理、即开型彩票管理、彩票游戏设计和品种管理、彩票软件技术开发、职业经理人管理技能与实务、彩票销售人员专业技能与实务、彩票投注设备的使用与维护、彩票政策法规和彩民心理学等核心课程。
职业资格证书:助理人力资源师资格证书;市场营销员资格证书。
就业情况:坚持升学与就业并举,根据政策,每年推荐15%的毕业生参加北京市专升本考试。该专业采取“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毕业生就业前景非:。
婚庆服务与管理专业
专业优势:2007年在全国首创婚庆服务与管理专业,填补我国婚庆行业复合型、技能型专业人才培养的空白。该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一支由校内双师型专职教师和校外行业专家组成的师资队伍。专业建设与改革成效显著,院级精品课程3门,申报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北京市教学名师1名。该专业奉行开放办学的思路,创新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校内建立了八个“专业化”的婚庆服务技术模拟实训室和“Ido婚庆工作室”,为学生提供婚庆主持、婚礼策划、婚礼花艺与现场布置、婚礼化妆与服饰搭配、婚礼影像与后期制作、婚礼现场督导、婚姻登记等实际操作、技能训练的实训条件以及服务社会,经营企业的实践机会,实现了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同时与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婚庆行业委员会、北京市民政局、北京市婚姻服务中心及北京十六个区县民政局和各省婚庆协会、50多家京内外知名婚庆公司签订共建协议,建立校外实训基地56家,并将中国唯一的婚庆专业杂志《中国婚庆》杂志编辑部引进校内(系主任为该杂志副主编),为学生实习就业奠定了坚实的基地。
2011年本专业与香港婚礼管理协会、香港婚礼管理学院签署合作协议,可以为本专业学生提供到香港获取国际认可的“婚礼统筹师资格证书”和获得英国新白金汉郡学院“活动策划与节庆管理”的专升本文凭。
培养目标:培养婚姻服务行业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婚庆服务与管理理论素养,熟练掌握婚庆服务、婚姻登记服务、会务管理等专业技能,具有较强的婚庆服务实操技术和策划营销能力,职业素质和人文素养良好,能适应我国婚庆服务行业人才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就业方向:婚礼策划师、婚礼主持人、婚礼花艺师(初级)、婚礼化妆师(初级)、婚礼摄影师/婚纱摄影师(初级)、婚礼摄像师(初级)、婚礼灯光音响师、婚礼督导师、婚礼后期剪辑师、婚礼顾问、婚庆网站